闲置地块建起智慧停车场▲ ■ 近两年,新区成功实现20余宗约12公顷存量小宗地块精准出让盘活 ■ 新区以“空间挖潜+智慧赋能”为突破口,2023年至今已谋划出让5宗交通场站用地,新增约600个停车泊位 ■ 近两年,新区共实现4宗约2公顷小宗商服用地供应,涵盖便民菜市场、邻里中心等多种业态 ■ 2022年至今,新区累计供应1公顷以下居住地块6宗,主要集中在南翼副城 漫步滨海新区街头,曾经闲置的荒草地建起了智慧停车场,废弃仓库蝶变为社区商业综合体,零散空地上崛起品质住宅……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城市“边角料”,如今正通过精细化开发,释放出巨大的民生价值与发展活力。 记者日前从滨海新区土地发展中心获悉,从破解停车难题到完善社区配套,从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到优化职住平衡,近年来,滨海新区以“绣花功夫”深耕城市“边角料”,通过创新开发模式、聚焦民生需求、推动产城融合,让每一寸闲置土地都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金角银边”。 三维驱动 创新模式唤醒“沉睡土地” 在寸土寸金的滨海新区核心区,曾经零星分布的闲置地块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承载城市新功能的“聚宝盆”。这背后,是新区土地发展中心构建的“规划引领+政策赋能+市场运作”三维驱动体系在发挥关键作用。 在规划引领方面,新区土地发展中心摒弃以往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每一块存量小宗地块进行深入调研与科学规划,通过详细分析地块的区位优势、周边配套、市场需求等因素,为每一块土地量身定制“一地一策”开发方案。其中,针对滨城核心区广州道以南的交通服务场站用地,新区土地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实地调研和大数据分析,结合周边学校、居民区密集等特点,将其定位为集智慧停车、新能源补给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服务设施。“我们摒弃‘一刀切’模式,为每一块土地绘制精准画像,为它们量身定制发展方案。”新区土地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赋能是盘活存量土地的关键支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积极研究并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为存量土地开发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这些政策涵盖土地出让、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等多个环节,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市场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新区土地发展中心建立“靶向招商”对接机制,精准匹配土地资源与市场需求,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参与到存量小宗地块的开发中来。 市场运作是激活存量土地的活力源泉。新区通过多元化的开发路径,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探索“微更新”“空间复合利用”等模式,让小宗地块实现功能叠加和价值提升。近两年,新区成功实现20余宗约12公顷存量小宗地块精准出让盘活,这些曾经的城市“边角料”如今已成为城市功能提升与产业升级的优质载体。 民生为本 多元开发破解城市难题 “以前接送孩子上下学,停车是个大难题,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现在有了这个停车场,再也不用担心迟到了!”说起广州道以南新建的智慧停车场,市民王先生竖起大拇指。为破解“停车难”这一民生顽疾,新区以“空间挖潜+智慧赋能”为突破口,2023年至今已谋划出让5宗交通场站用地,新增约600个停车泊位。其中,广州道以南新建的停车场为周边提供80余个车位,极大地缓解了贻成小学及周边居住区的停车压力。此外,新区部分在建停车场还采用“立体开发+智慧运营”模式,全面引入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并配备新能源车辆快慢充电桩、便民自助洗车设备、公共卫生间等便民服务设施,真正实现了促进经营开发与服务市民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社区商业服务领域,新区同样交出亮眼答卷。在新区南翼副城港东新城片区,一座融合超市、餐饮、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成为居民的“生活新据点”。据了解,近两年,新区共实现4宗约2公顷小宗商服用地供应,涵盖便民菜市场、邻里中心等多种业态,为构建“民生兜底工程、土地精准盘活、业态融合开发”三级商业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新区针对新建社区的商业空白,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基本单元,深挖周边小宗储备地块利用潜能,打造“超市+餐饮+文化休闲区”复合商业体,有效补齐了公共服务民生短板,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为破解优质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空间与资金双重瓶颈,新区土地发展中心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优质选址及实施意见,助力小微企业落户新区,实现了产业资源和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形成了“低效用地转型—小微企业发展—区域创新集聚”的良性循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产城融合 优化布局绘就宜居新图景 产城融合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新区在存量小宗地块开发中,紧扣产城融合要求,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通过优化住宅布局,有效填补职住平衡缺口。 新区土地发展中心立足市场需求,主动对接住建部门,把青年创客、新市民家庭、引入人才三类核心群体作为目标客群,不断优化供地模式。2022年至今,新区累计供应1公顷以下居住地块6宗,主要集中在南翼副城。3年来,这些盘活地块已建成一系列精品社区,不仅在建筑品质上精益求精,还十分注重配套设施的完善和生活环境的营造,为构建功能优化、资源集聚、通勤便捷的生活场景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据了解,从构建三维驱动体系激活“沉睡资源”,到以民生为本多元开发破解城市难题,再到推动产城融合优化布局填补职住平衡缺口,滨海新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更新与发展之路。未来,新区土地发展中心将进一步结合市场需求,最大化挖掘土地价值,从居住、商业、工业等多业态提高土地资源利用质效,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空间支撑与产业升级动能。 来源:滨城时报 |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岑天宇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追踪统计,本
成都土地市场上半年吸金440亿元,比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幅